拍照翻译
济南盛星网络科技开发制作

溯源翻译研究的理论背景



     溯源翻译研究的方法论来自溯源批评主义。 后者是一种文本分析的研究流派,旨在研究文本 的形成过程,单语文本的溯源研究以前文本为核 心,前文本指“作品形成之前的文本”( De Biasi 2000: 30 -31) 。双语文本溯源翻译研究的核心是 翻译前文本,翻译前文本主要包括译者手稿和其 它表达译者思想的书面证据。根据译者手稿,我 们可以对最终的翻译产品进行批评性分析,并分 析翻译文本产生的过程。因为译者手稿中留有明 显的“翻译活动的痕迹”( Munday 2013: 134) 。译 者的信件、笔记、札记等是另一种形式的前文本, 它们对翻译过程重构也具有一定的解释力。 “溯源批评主义”产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 法国,当时的文本分析处于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 义的转型期。后结构主义认为,共时语境和文本 间关系的不断变化影响文本的稳定性。据此,溯 源主义开始质疑已出版文本的权威性,并认为已 出版文本只不过是文本形成过程连续体上的一个 环节( Barthes 1971,Bellemin-Nol 1972) 。根据溯 源批评主义的观点,翻译活动是一个译作与原作 者的思想、感情不断接近的过程。学者们通过 “遗传记录”( dossier génétique) 勾勒出翻译文本 形成的不同阶段。“遗传记录”分为译者的翻译 准备工作和翻译前文本( Ferrer 2010) 。


     翻译准备 工作可以细分为“外源性追溯材料”( exogenetic) , 即文本外的信息资料,如译者的笔记、文章、图片和 书籍等,与“内生性追溯材料”( endogenetic) ,如手 稿、草稿、校对稿等( Debray-Genette 1979) ,其中手 稿是最重要的追溯材料。如果说英—美文本分析 是通过手稿重构翻译文本( Greetham 1994) ,那么 溯源批评主义则聚焦文本形成过程的分类、分析 和图示及对文本形成过程各阶段的解读。 从上世纪 90 年代起,文本溯源的方法开始用 于翻译手稿的调查和研究中( Bourjea 1995,Paret Passos 2002,Romanelli 2013,Scott 2006) 。


溯源 翻译研究的对象主要有两点:


( 1) 初期旨在“揭示 创作过程的复杂性”,并强调“译者也是创作者” ( Stallaert 2014: 370) ,即探究“翻译是再现还是创 作”的问题;


( 2) 描写作用于翻译过程的因素,重 构翻译文本出现的各个阶段以及译者在翻译过程 中的角色和作用( Munday 2012,2013) 。Munday指出,“结合研究翻译产品和翻译过程调查”的追 溯式方法拓宽描写译学的范畴( Munday 2013: 134) 。溯源翻译研究中译者手稿的描写对于调 查翻译过程具有特别的意义,因为“译者手稿作 为翻译过程中的临时性产品,它可以使研究者更 为直接地接触到文学翻译过程的核心,并为翻译 选择机制的研究提供书面证据”。


根据溯源批评主义的观点,虽然译文的复杂 程度低于原文,但翻译也是一种创作,是针对不同 语境采取相应策略的结果。虽然以溯源批评主义 为理论基础的溯源翻译研究还只是一个新兴的方 向,但它对探究译者能动性和创造力具有重要的 作用。因此,以溯源的方法研究翻译手稿直至译 文是翻译过程研究的重要范式。


本文由拍照翻译网整理发布。


相关文章推荐

拍照翻译 | 英语拍照翻译 | 韩文拍照翻译 | 日语拍照翻译

Copyright ©2021 www.paizhaofanyi.net 盛星网络版权所有
鲁ICP备19048066号-5